首页 > 技术交流 > 常见问题 > 浅析制约助磨剂使用效果的因素

浅析制约助磨剂使用效果的因素

2016-07-07 14:21:55

助磨剂应用于水泥工业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,对于助磨剂的作用机理,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广泛持续的研究,并提出了各种理论和假说。但这些研究,主要倾向于助磨剂本身的研究,着重于这些表面活性物质的结构、链长、极性等性质的变化。

  到目前为止,仍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提出,但能被大多数人认同的学说,主要是列宾捷尔提出的“强度削弱理论”和马杜里的“颗粒分散理论”。这两种理论都来自于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,先从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启示和验证,然后再上升到微观结构上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。

  助磨剂已成为水泥粉磨过程中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之一,作为一项有利于水泥企业提质增效、减排利废的技术,工业发达国家的水泥企业几乎都在使用助磨剂,但助磨剂在我国的使用效果还不尽理想。究其原因,与以下几点不无关系:

  1.应该特别强调的是,助磨剂产品的质量好坏,不仅仅在产品本身,其技术服务水平也是产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优质的服务水平、良好的服务态度、友好的沟通环境,是用户用好助磨剂的前提,而这恰恰也是现在助磨剂行业最需要完善的地方。

  2.一些中小水泥企业,特别是粉磨站,由于其熟料都是外购的,购进的熟料内在质量不稳定,且又不能较好均化,加之进厂的矿渣水分很大,又不具备烘干条件,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助磨剂的使用效果。

  使用助磨剂后,在物料的使用上要保持均衡稳定,工艺设备应保持在良好状态,能适时、适当调整工艺技术参数。同时,要控制好混合材的水分,把握好混合材的掺量与台时产量的合理平衡,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助磨剂的功效。

  3.使用助磨剂后,出磨水泥的细度(筛余或比表面积)指标不合理,对这些控制指标未作及时调整,因此影响助磨剂的使用效果。

  即使用助磨剂后,磨机内的粉磨工况将发生变化,出磨水泥的细度与颗粒级配的相关性、与水泥物理性能的相关性将发生变化,细度的控制指标需要根据物理性能的变化重新确定。

  4.在使用前,对助磨剂的选配、小磨试验、大磨试用、助磨剂调整等工作做得不够认真;在使用中,对这些重要的工作,甚至在工艺、物料发生变化的情况下,都很少做,或干脆不做。

  5.使用助磨剂后,可能使磨机的台时产量提高,但部分水泥企业的某些设备运行能力明显不足,如选粉机电流超高、出磨提升机能力不足、配料秤下料量达到极限等等,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制约助磨剂的使用效果。

  使用助磨剂后,要求物料的配比、计量、喂料量要准确稳定,附属设备要有一定的富余能力,系统的通风及密封状况要保持良好。磨内的物料流速通常会加快,可适当调整磨机通风量和各仓研磨体级配、装载量等,将物料流速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。

  6.由于各水泥企业的工艺条件千差万别,加入助磨剂后,助磨剂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,因而使用效果达不到客户的预期目标,致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明显。

  助磨剂具有十分敏感的适配性,其组分和含量、掺量的多少均会影响使用效果,应根据不同客户的实际条件调整水泥助磨剂的组分及用量。助磨剂对不同企业的水泥、不同品种的水泥其适配性是不同的,对不同熟料、不同混合材及不同物料水分的适配性也是不同的,对不同规格的磨机其适配性同样是不同的。

  现在,水泥磨使用的助磨剂种类较多,液体类主要有胺类、乙二醇、醇类、醇胺类、木质素磺酸盐类等。其成分大都属于有机表面活性物质,有的是化工产品,有的是化工厂或矿山的废料废矿。目前,科研工作者还在不断地开发更多的复合助磨剂。

 ——摘自《中国建材报》

王超涵